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持,建筑業的老舊革命,創新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新技術。在今天,眾所周知的BIM 技術的改革,是一個新的起點,伴隨著很多的研究價值和存在的價值。在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咨詢等各行各業都慢慢的開始滲透著這門技術。但是,也伴隨著很多的問題,那么如何去研究解決問題呢,是至今為止存在的影響因素和值得大家去深思的問題,其次,企業在人才的培養和戰略輸出方面,是想要企業BIM 發展和落地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BIM 落地;人才培養;技術應用
1 采用BIM 技術的原因研究
1.1 從項目的性質研究
通過項目要求和設計要求,深入進行探討,總結項目的重難點,采用各類技術手段和方案解決,若存在不能解決的問題,看是否可以應用
BIM技術解決,通過BIM的五類特點,突破瓶頸。
1.2 從項目專業的研究
由于項目專業種類多,因此在前期的設計、圖紙會審中存在這很多二維不可預料的問題,因此借助BIM 技術的三維建模技術,可以三維檢
查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圖紙修改,可以減輕因為圖紙會審帶來的諸多不便利,減少了業主項目投入和施工方后期的圖紙變更問題。
1.3 從社會信息技術發展的研究
建筑業的傳統建設方式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革命,新型技術的上臺不斷的推動著傳統建筑業的不發展,因此新型技
術的推動力也必將成為日后建筑業不可缺少的一門新秀。
1.4 從國家政策出臺的研究
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家的政策不斷的推動,從北上廣開始對政府項目首先推動了試點,在取得的各種經驗的積累中,不斷的推出國標、地方標準,行業標準等,支持新型技術的發展。
2 企業BIM落地應用研究-以某實際項目的應用點研究
2.1 BIM技術各階段的應用研究
2.1.1 投標階段
在重大項目投標時,采用BIM技術作動態施工模擬及施工部署,使施工方案的表達更加直觀,增加中標率。
2.1.2 項目策劃階段
場地布置:基于已有族庫,可快速完成場地布置,解決設計思考不周帶來的繪制慢、不直觀、調整多以及環保、消防及安全隱患等問題。結合公司標識細化細部節點工程做法及臨水臨電布置等方案,最終完善施工現場平面布置。
4D生長模擬:運用BIM 三維模型關聯進度計劃,通過與真實進度對比查找項目滯后點。
VI 標識族庫:以集團公司VI 標識體系為基礎,借助BIM 技術形成三維模型,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水平。
2.1.3 方案優化階段
復雜節點優化:如在甘肅省某圖書館擴建項目中,運用Tekla 軟件,對型鋼柱與混凝土梁節點進行鋼筋排布優化。
優化連接方式:根據鋼筋排布選擇螺紋套筒焊接連接或牛腿焊接的方式,交于鋼構公司,出具詳圖,套筒與翼板在鋼構工廠直接焊接加工成型,保證現場施工進度和質量。
優化模板、腳手架排布:運用BIM軟件建立并優化模板、腳手架排布用以指導現場施工,利用軟件導出工程量,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砌體排布:運用BIM模型對砌體及過梁、圈梁、構造柱等二次構件進行優化排布,并導出材料明細表。
2.1.4 可視化交底
技術交底:對項目管理人員用BIM 模型進行技術交底,使大家能夠直觀了解施工難度及施工重點。運用BIM軟件制作三維爬架模型,對提
升機機位及桁架準確定位,輔以動畫進行技術交底。
2.1.5 圖紙檢查
圖紙會審:利用項目準備階段的空余時間搭建項目模型,發現問題,基于三維模型進行圖紙會審,使用問題更加直觀明了,具有說服性。
模型審核:建立固定工作站、流動工作站、BIM 中心三級審核制度,通過5D建模規則對不同平臺模型進行二次校驗比對。
2.1.6 BIM 成本方面的研究
BIM優勢:傳統算量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算量誤差較大。BIM算量只要將Revit模型導入算量軟件,即可得到準確的工程量。傳統算量軟件中的模型用途較單一,而Revit 中建立的工程模型,除算量外,還可用于施工模擬、設計變更、項目運維等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BIM算量的難點在于Revit與算量軟件的交互規范,只有實現模型與算量軟件的無縫對接,才能真正實現BIM 快速準確算量,最終實現基于BIM 的投資管控和指導施工,為項目帶來切實可用的價值。
3 各專業BIM 工作流程研究
3.1 建筑專業BIM工作流程研究
(1)方案階段,BIM 工作室協助項目通過BIM 模型協助建筑師推敲建筑形體、內部空間及效果圖渲染。
(2)初步設計,項目BIM 小組(或設計人員)負責搭建建筑內部建筑構件,基于BIM模型剖切建筑立面、剖面及節點大樣圖,檢查建筑專業設計問題。
(3)施工圖階段,BIM 工作室協助項目細化BIM 模型,基于BIM 模型為建筑專業提供建筑體形系數、概預算數據及建筑節點大樣圖。
3.2 結構專業BIM工作流程研究
(1)方案階段,BIM 工作室協助項目通過BIM 模型協助建筑師推敲建筑形體、內部空間及效果圖渲染。
(2)初步設計,項目BIM 小組(或深化設計人員)基于結構專業CAD平面圖紙或結構計算模型搭建BIM模型,檢查結構專業設計問題。
(3)施工圖階段,BIM 工作室協助項目細化BIM 模型,基于BIM 模型統計結構專業工程量。
3.3 機電專業BIM工作流程
(1)初步設計,項目BIM 小組(或設計人員)搭建暖通、給排水、電氣專業主管線BIM模型,檢查機電專業設計問題。
(2)施工圖階段,基于BIM模型協助機電各專業管線綜合,制作管線綜合剖面圖。
3.4 綜合BIM工作流程
(1)方案階段,BIM 工作室、項目BIM 小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討論制定項目BIM 實施方案,提出BIM 工作細則,規劃建模標準和建模細度,BIM 工作室協助建立中心文件,各專業提供相關圖紙資料和素材,設置建模人員和實施過程檢查管理人員名單,編制相關職責,針對合同和業主要求編制項目BIM進度,展開BIM工作。
(2)初步設計,基于BIM 中心文件,項目BIM 小組各專業人員和設計人員BIM 實施方案進行專業設計建模,依據BIM 標準規定,將模型提交到中心文件管理服務器,BIM 工作室負責將各專業提交的模型進行檢查,合并到總模型,并指導形成3D 動態漫游文件,進行專業內專業間碰撞干涉檢查,生成檢查報告,反饋到相關專業建模人員,指導建模(設計)人員進行設計變更。
(3)施工圖階段,各專業針對建模中的檢查結果進行設計修改變更,完成施工模型圖,提交設計部門出圖。
4 企業BIM 落地體會與思考
(1)BIM技術在施工企業的落地。
首先應設立試點項目,且一定要由現場專業技術人員牽頭實施。
(2)BIM人才的選擇及培養。
應挑選具備3-5 年施工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并讓其承擔試點項目的建模等相關工作。
(3)企業BIM 中心職責與作用,不應該是建模,不應該是深化設計,
我們認為應該是以下四大職責:
①搭建穩定的企業BIM 管理組織架構,讓所轄基層BIM 應用常態化;
②建立健全企業BIM技術應用各類標準,深化設計指導手冊等綱領性文件,收集完善企業BIM族庫建設;
③企業BIM 人才培養戰略研究及BIM 拓展應用探索與研發;
(4)BIM系統日常運維管理。
(5)BIM 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就是降本增效,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故所有BIM應用點的選取應切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及施工現場實際
需求展開。
(6)BIM 族庫的整體解決方案,呼吁應該是由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制定準入制度,逐步將提供族庫數據作為材料設備廠家參與采購競標的先
決條件,從而帶動整個建筑產業鏈各個環節全部參與族庫繪制與完善。
5 企業BIM 落地和人才戰略培養規劃存在的問題
5.1 存在的問題
(1)相對機電安裝、幕墻與鋼構等專業的BIM 應用,土建專業應用發展緩慢,由于BIM 解決普通房建工程技術問題的需求不多,加之軟件不
夠成熟,須將BIM 模型與項目管理深度結合,來提高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和企業的集約化管理水平,需要借助BIM 項目管理平臺實現BIM 技術
在項目落地生根。
(2)BIM技術不是某個軟件,核心是模型所承載的信息數據。是不同專業、不同軟件、不同崗位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協同工作的結果,代表著先進生產力,而企業生產關系諸如管理流程,機制與體系等均要與之相適應,其實質是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管理模式、組織形式等。
(3)BIM 技術是企業信息化改造的重要內容,要與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虛擬(VR)技術、移動應用等協調發展,要充分認識其對促使企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
5.2 展望
(1)通過試點項目,逐步探索BIM 在土建、安裝、鋼結構、幕墻、裝飾等專業的項目級應用,總結經驗,實現單業務向多業務、技術應用向管理集成、建模階段向用模階段的轉變,建立基于BIM應用的施工管理模式、協同工作機制與企業管理平臺,最終實現施工階段BIM集成應用。
(2)族是Revit軟件的核心要素,是建模的基礎。族庫建設是BIM 技術推廣的基礎工作,也是企業標準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總結完
善企業VI標識、現場臨設、建筑構配件、機械設備等方面的族庫,為快速建模、高效工作創造條件。
6 結束語
BIM趨勢,時不我待!思路決定出路,思想源于認識,F階段BIM技術推廣應用仍不夠理想,一些企業缺少建筑信息化的思維意識。BIM 技
術的全面落地需要政府的推力、行業的引力、市場的壓力,更需要企業自身的動力等力量綜合作用。但BIM 技術的全面落地應用并不會一蹴而
就,需要一個階段的學習、探索、總結與積累的過程,BIM 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管理變革同樣需要在推廣應用中積累與沉淀。BIM的價值已經勿庸懷疑,標桿大業主們都將BIM 上升到了企業的戰略層級,將BIM納入到項目管理、企業管理的核心范疇。BIM真正落地到數據,落地到管理,這一條路并不容易,但一定是必經之路。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