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發展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已成為建筑業發展重要方向。特別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崛起,讓建筑人看到了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清晰圖景。與此同時,如何推動作為數字化技術基礎與關鍵的BIM技術快速發展,越來越受到行業企業的關注。
革命 認清BIM本質是實現快速發展的前提 BIM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等特點,被認為是繼計算機輔助設計(CAD)之后建筑業的又一次“技術革命”。 2006年,我國部分建筑業企業開始關注BIM概念;從2009年開始,設計類BIM軟件在國內推行,一些標志性項目嘗試進行BIM基礎應用;2013年以后,BIM的應用從設計階段逐步向施工階段過渡;201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BIM在建筑業的發展目標和各參與方的重要工作!笆濉逼陂g,在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推動下,BIM實現快速發展,走向深度應用階段。 我國建筑業應用BIM技術較發達國家晚,雖然受關注度很高,但由于認識不足,很多企業對BIM的定位依然不明確,要么期待過高、要么評價過低。這是BIM技術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障礙。
創新 破解管理信息割裂難題是推動BIM快速發展關鍵環節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產品造型越來越獨特,體量和投資越來越大,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手工工作模式已經很難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而長期以來,項目各個階段業務不夠連續,數據割裂,數據難積累。計算與審核工作占據了造價從業人員的主要精力,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關注項目的經濟評價、價值工程、合同管理、風險控制等。 這些問題,都因為BIM技術的出現而逐步得以解決,可以說BIM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不但是對建筑業的二次科技革命,而且對造價行業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BIM普及階段、解決工程建設實際問題時,BIM的碎片化應用不可或缺,而集成化平臺的建設,也需要BIM碎片化應用的積累。如今,在單個階段,比如規劃、設計、施工中的專業應用,BIM技術已經趨于成熟。當前的難點在于,各個階段之間BIM應用傳遞和信息傳遞存在‘梗阻’,對BIM進一步發展不利。從現實情況看,一是市場上缺乏好的集成軟件。市場上BIM軟件開發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BIM產品五花八門、標準不一,而全產業鏈企業多憑借自身優勢各自建立技術研發體系,但企業之間難以在共有平臺上實現數據共享。二是受制于設計施工相分離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BIM全生命周期應用難以打通。設計、施工、運維各個階段BIM應用程度不同,模型關注點不同、建模方式不同、模型精度不同、命名規則和表達方式不同,影響全過程集成,應用效能不高。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保持穩定發展,國家正在推動建筑業向信息化、數字化轉型,根據《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三維圖形平臺的國產BIM軟件的研發和推廣使用。 目前,國內主要應用的BIM軟件和系統基本都是國外BIM軟件和在國外BIM軟件上二次開發的插件,國產自主BIM軟件比較缺乏。 近年來,構力科技堅持自主創新,攻關底層核心技術,先后研發了自主PKPM-BIM平臺和構力云平臺,在PKPM-BIM平臺上研發的建筑工業化系列軟件、BIM系列軟件和BIM協同解決方案,促進了建筑工業化和BIM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建筑行業應用為基礎,在國內建筑企業和政府部門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深化 加大自主BIM軟件開發力度是健康發展保障 作為數字化技術的代表,BIM技術是建筑業實現成功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在數字化時代,建筑業企業可以以BIM技術的深化應用作為產業升級的抓手,切實通過BIM與物聯網(IOT)、射頻識別技術(RFID)等新技術的結合,使建筑業信息、數據的價值得到深入挖掘,實現真正的智能建造。而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成為重要訴求。 構力BIM平臺和云平臺以其自主性、專業性、便捷性、大容量和高性能的特點,為國內廣大軟件開發企業、高校和科研單位提供了全新的自主BIM開發環境,可實現基于BIM的專業應用軟件和管理系統的開發。相信隨著平臺的普及應用,會涌現出更多適應國內市場需求的國產BIM軟件,形成繁榮的國產BIM軟件生態,為眾多企業帶來巨大價值,有力推動國產BIM軟件的廣泛應用和健康發展。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作為我國建筑行業最早的軟件研發企業之一,依托中國建研院的頂級專家資源及深厚技術積累,始終引領著國內建筑信息化領域的技術發展,其PKPM系列軟件產品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涵蓋建筑規劃、建筑、結構、設備機電、BIM、裝配式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施工、概預算、信息化管理、數字城市等諸多領域,擁有設計院用戶過萬家。 從國家安全和建筑業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必須大力開發BIM國產軟件,在鋼結構建筑應用方面,軟件“卡脖子”問題已經有所體現,行業企業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開始大力推行CIM(城市信息模型)發展,BIM作為構成CIM重要基礎數據以及與CIM微觀與宏觀、局部與整體關系確立,BIM技術、BIM模型不僅關乎建筑全生命周期發展,更關系到智慧城市建設運營質量,其安全性更需關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前,我國BIM技術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可提升空間大,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業企業必須清晰認識BIM作為數字化技術的重要作用,解決推廣中遇到的問題,加大自主軟件開發力度,實現健康發展,使其真正擔負起助力行業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任務。
版權申明:本文章內容來自(網絡),作者(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住建部發文:單獨列項計取BIM應用技術費!
學歷、獎項、論文要求都有變動!涉及8000萬人的職稱評審迎來大變化!
關于BIM的六大誤區:BIM只是翻模?有BIM證書就能找到好工作?
市政工程為什么要采用BIM技術?優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