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裝配式建筑行業大事記盤點

    2023/05/11
    閱讀(816
    評論(0
    收藏(0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簡要:廣西目標: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30%;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穩步發展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夯實裝配式建筑發展基礎,拓展培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提高基地覆蓋率,發揮產業支撐作用。推進裝配式建筑與綠色施工、數字建造深度融合,加大BIM技術的推廣應用,以信息化手段助力裝配式行業發展。

    上半年裝配式建筑行業大事記盤點

     

    政策導向

    科技部:印發《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1月,科技部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到2025年,國家高新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至0.4噸標準煤/萬元以下,其中50%的國家高新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低于0.3噸標準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減率4%以上,部分高新區實現碳達峰。

    鼓勵各國家高新區加快推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高新區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全面節能降耗,引導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生產方式,探索建設“碳中和”示范園區。‍

     

    國務院: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強調要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和消費體系,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完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住建部:發布2020年度全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情況

    3月,2020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共計6.3億㎡,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20.5%。從結構形式看,新開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4.3億㎡,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68.3%;裝配式鋼結構建筑1.9億㎡,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30.2%。其中,新開工裝配式鋼結構住宅1206萬㎡;裝配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建筑得到快速推廣,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發改委: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項投資支持11省市建設!

    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印發了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方向)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進一步規范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有關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引導帶動地方和社會資金。

     

    住建部: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 促進縣城高質量發展!

    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5部門印發《關于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意見》明確:縣城新建建筑要落實基本級綠色建筑要求,鼓勵發展星級綠色建筑。加快推行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節水標準,加強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不斷提高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比例。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發展裝配式鋼結構等新型建造方式,全面推行綠色施工。提升縣城能源使用效率,大力發展適應當地資源稟賦和需求的可再生能源。

     

    國務院:部署推進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

    6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強調要尊重經濟規律,遵循市場化原則,統籌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惠民生、防風險,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在發揮好消費基礎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會議指出,“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了一批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引領性的重大工程項目,涉及科技攻關、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民生補短板、文化傳承發展等重點領域。

     

    高層聲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廖玉平: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

    發展智能建造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建筑業突破發展瓶頸、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上海、廣東和重慶選取了金地、碧桂園、綠地、萬科、美好置業、中建科技等企業的7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試點,以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和智慧運維為抓手,著力解決生產方式粗放、勞動力緊缺、資源能源消耗大等制約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

     

    兩會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陳錦石

    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要充分借鑒發達國家NPC技術體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領域加大研發,不斷完善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管理體系,推動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更好發展;要優先采用EPC總承包,從設計-采購-施工全方位把控產品質量,真正實現全過程、全專業綜合高效管理;要在政策上進一步提升裝配式建筑占比。

     

    全國政協委員馮遠

    盡快制定和出臺新版建筑工程設計收費標準,保障和促進建筑設計行業的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鄒彬

    要進一步發揮國有大型央企辦學的特色和優勢,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打造新時代高素質、高技能勞動產業大軍。要以更大、更優質的平臺吸引產業工人就業,為產業工人打造出一個產學結合,通道暢通的產業鏈集群,推動“農民工”快速向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徐征

    發展綠色建筑,促進行業低碳轉型,要鼓勵有實力的大型基建企業加強綠色建造技術前瞻性、基礎性研究。要加大生態環境、水利水務、固廢處理、城市河道等環保工程建設投入規模。要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王翠坤

    加強施工全過程“低碳化”考量,要注重新建建筑全產業鏈低碳化發展。要注重建筑運營維護期的功能提升,有序推動既有建筑全面改造。要制定相關政策,避免大拆大建。要重點推動太陽能光伏在建筑中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倪海瓊

    要盡快編制出臺系統門窗評價或認證標準。要對通過第三方認證標志的產品納入數據庫。要加強監理監督和社會監督,對涉事單位納入失信名錄。

     

    全國人大代表張來輝

    要將水泥行業不再列入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要樹立節能就是減碳、植樹就是減碳的意識,加大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爭創綠色工廠,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的全國政協委員揭新民

    要建立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制度。要完善制度,分類分步有序推進。對早期未繳納維修資金的業主,政府引導鼓勵投保IDI,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激發帶動早期業主認同感和參與熱情。

     

    全國政協委員楊國強

    要大力支持建筑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研發應用。鼓勵行業重點企業加大建筑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研發力度,大力推動建筑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投入工程項目建設,加快試點推廣,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王玉志

    要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支持企業投資建設租賃住房。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戴雅萍

    《建筑法》“擴容升級”為《工程建設法》;新的《工程建設法》,對象要從建筑工程擴大到建設工程,包括建筑、市政、工業、交通、水利水電等,作為根本大法打通市場。

     

    專家言論

    岳清瑞

    建筑業轉型要合理規劃布局,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步伐,大量采用鋼結構;要對建筑材料和結構進行低碳生產,采用高性能、高效能的材料;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建造階段盡可能采用標準化模式,同時在建造階段和運維階段,盡可能達到智能化。

    周濟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成為了第四次的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我國必須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實行并聯式的發展方式,也就是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方針。

    肖緒文

    綠色建造要求實現基于全生命期的工程立項策劃、設計和施工3個過程的切實協同,真正實現國家的綠色化發展要求及“工程總體質量”的有效提升。

    王清勤

    隨著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推行力度不斷加大,綠色建造、綠色建筑作為建筑產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科技跨越的主脈絡,將推動以人為核心的碳減排,助力整個社會的碳達峰和碳中和。

    郝際平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是綠色。建筑業應該盡早地實現碳達峰,把碳的排放量讓給更需要的行業,這也是建筑人的使命與責任。

    葉浩文

    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頂層制度設計精準落地方面,需要加強標準化系統化集成化設計。加快提高智能化建造水平。抓緊培育現代化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李叢笑

    發展新型建造方式,推動綠色建造發展,一方面要推廣節能環保的建材,另一方面要以裝配式實現超低能耗建筑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同時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對建造過程進行管理。

     

    科技創新

     

        中建科技多項“黑科技”驚艷亮相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首展受熱捧!

      6月24日,中國建筑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筑博覽會在中國建筑承建的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隆重開幕。展會聚焦前沿領域,旨在打造全國建筑行業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展示平臺,中國建筑業向中國建造、中國智造、中國創造邁進的國際推廣平臺。中建科技作為中建集團科技創新型企業,中建集團科技創新與實踐的核心代表,攜未來零碳建筑體驗館、智慧建造平臺、智能建造機器人、PC裝配式建筑十大結構體系及示范項目(激光投影巨型模型)、智慧城市設施、智慧環境監測平臺等多項建筑“黑科技”驚艷亮相展會,引來各方熱捧!

      中建安裝:江蘇省首座裝配式公路橋梁正式通車

      6月30日,中建安裝承建的南京312國道改擴建工程主線高架橋正式通車,一座裝配式“空中快速路”矗立城市主干道,沿著匝道駛上高架橋5公里高架全程暢通無阻用時僅需3分多鐘。作為國內橋寬最寬、蓋梁節段噸位最重的裝配式公路橋梁工程,項目采用地面以上橋梁構件在預制基地進行標準化集中預制,再運至現場拼裝成橋的裝配式技術,既保證了周邊居民的正常出行,又把噪音、揚塵等影響降至最低,僅用15個月就完成了原本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建設任務,投入人工也節省了一半。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竣工,鋼結構撐起神鳥之翼!

      3月30日,由中建科工參與建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正式通過竣工驗收。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機場,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第二大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用鋼量約2.6萬噸,屋蓋網架為雙曲面造型,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中建科工項目團隊通過技術創新,對網架精細分區,采用“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累計提升46次,將網架連成整體。工程運用了網架安裝預起拱技術、施工模擬分析、卸載變形監測、網架提升結構補全等施工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北京冬奧11個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筑認證

      冬奧會所有場館在奧運歷史上首次100%使用綠色電力。目前,來自張家口的風電、光伏電能等每年可向北京輸送140億千瓦時“綠電”,是北京市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同時,冬奧會眾多的場館積極開發分布式可再生電源,推進光伏、光熱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延慶冬奧村采用高壓電鍋爐供暖,實現了100%由可再生能源供應熱力。

      中國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可伸縮景觀人行橋亮相上海

      近日,中國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可伸縮景觀人行橋亮相。橋體由可回收的碳酸聚酯復合材料打印而成,全長9.34米,總重量僅有850千克,可以承重20個成年人。這座橋的名字是“萬年輪”,橋長9.34米,寬1.5米,高1.1米,橋僅重850公斤,分為9段可伸縮片段。橋兩側扶手共36片三角形面板,橋正反兩面共17片四邊形面板。橋的開啟狀態可通過手機藍牙可控制,按下按鈕,只需一分鐘就能將其打開,供人通行使用。橋可同時承載20人,安裝有重力自動預警系統!叭f年輪”主設計師稱,它整個的橋身和橋面都是通過3D打印技術來實現的,橋面和橋身的每一塊面板也都是不一樣的。橋的組成材料叫做碳酸聚酯,是一種復合材料,還是一種可回收的材料,非常環保。

     

      項目風采

      中建科技深圳坪山區竹坑學校項目:前沿設計,讓建筑“活”起來

      深圳坪山區竹坑學校項目是深圳市2020年度海綿城市設計類獎項唯一獲獎的學校類項目。項目采用了“綜合學習模式”“3D社會課本”兩大設計理念,力求為“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體驗式教學”提供良好條件,同時具備實用性、觀賞性、教育性等特點,讓建筑與自然環境和人文有機融合。項目融入屋頂綠化、雨水收集回用系統等七大海綿設施,達到徑流控制、熱島緩解、固體懸浮物控制、層級凈化和雨水回用的效果;同時結合景觀設計,通過不同海綿場景,打造宜人的可持續綠色校園;項目地下室設置雨水收集過濾回用系統,雨水經過收集過濾系統處理達標后,全部回用于道路沖灑、綠化用水及車庫沖洗;項目屋頂綠化局部設置為屋頂菜園,兼具教育與科普,打造建筑與人文環境一體化的海綿基地。

      中建三局科創公司沌口六村項目成功實現了“三天一層樓”的速度

      項目成立之初,項目部便積極探索創新,在實施過程中堅持“高效、智慧、綠色”建造理念。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的方式建設,先在工廠把梁、墻板、疊合樓板、樓梯、陽臺等“零部件”生產好,然后運送到工地現場,像搭積木一樣拼裝起來。和傳統現澆施工方式相比,減少現場濕作業環節,降低揚塵,減少建筑垃圾,有效減少滲漏、空鼓、開裂等建筑質量問題。項目施工階段,利用BIM技術對預制構件進行預拼裝試驗,提前發現并解決錯漏碰缺等問題,進一步提高設計質量,有效規避返工風險,節約了近1/5工期。

      裝配式建筑讓西安市兒童醫院經開園區項目建設“加速度”

      西安市兒童醫院經開園區項目在面對工期緊、任務重、標準高的挑戰下,經發置業將裝配式建筑運用到兩所醫院的建設中,既節約資源,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證項目進度,并能合理安排預制件生產量,減少能源消耗,有效地降低了建造成本。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采用裝配式建筑方式 建設周期縮短至少一年

      BIM、CIM技術、海綿城市、被動式建筑、綜合管廊、裝配式建造方式……一項項先進技術在雄安新區開始試驗、探索。其中,市民服務中心項目從開工建設到交付使用,用時僅有6個月。若使用常規建設方式,至少需要1年半的時間。整個施工過程都使用了裝配式建筑方式,預制鋼結構及鋼桁架支撐板體系使得建筑周期大大縮短,從設計到主體結構封頂的時間大大縮短。

     

      地方推動

      天津

      目標:裝配式建筑普及推廣,全市范圍內國有建設用地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部實施裝配式建筑。

      推廣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提升建筑安全綠色品質強化技術集成應用,完善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一是推行標準化設計。二是推廣裝配化裝修技術。三是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

      創新組織管理機制,保障裝配式建筑發展質量:一是健全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管機制。二是推行新型組織管理方式。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保障裝配式建筑實施能力:一是合理優化裝配式建筑產業布局。二是推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發展。三是積極促進京津冀裝配式建筑協同發展。

      ——《關于印發天津市綠色建筑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河北

      目標:加快轉變建筑建造方式,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廣鋼結構裝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培育裝配式建筑示范縣(市)和產業基地。

      ——《關于印發河北省縣城建設提質升級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獎勵:裝配式結構部件:結構保溫一體化墻體、結構裝飾一體化板材、裝配式混凝土構件、裝配式鋼結構構件、預制內外墻板等。按照“先投后補”方式支持項目建設,資金為無償補助,可用于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項目建設、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等。按照購置生產設備、檢測儀器儀表、軟件與控制系統等實際投資額給予一定比例的投資補助,單個項目支持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

      ——《2021年河北省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發展項目資金申報指南》

      上海

      公示:2020年,裝配式建筑方面,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地上面積4618萬平方米,約占全市新開工地上建筑面積的91.7%,預制混凝土構件實際產能達到614萬立方米。

      ——《關于公布2020年本市推進建筑綠色發展工作評價考核結果的通知》

      江蘇

      目標: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裝配化裝修,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比達50%,裝配化裝修建筑占同期新開工成品住房面積比達30%。

      ——《關于推進碳達峰目標下綠色城鄉建設的指導意見》

      安徽

      目標:“十三五”期間,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17.78%,累計裝配式建筑面積 5756 萬平方米。到 2025 年,各設區的市培育或引進設計施工一體化企業不少于 5 家,并形成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裝配式建筑企業,產能達到 5000 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積的 30%。全省培育 50 個以上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3-5 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打造一批智能建造龍頭企業,基本形成立足長三角,面向全中國,輻射一帶一路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安徽省裝配式建筑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和《安徽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四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浙江

      目標:到 2025 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35%以上,鋼結構建筑占新建裝配式建筑比例 40%以上,累計創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35 個以上。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推行以機械化為基礎,裝配式建造和裝修為主要形式,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為支撐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完善設計、生產、施工、評價和監督管理體系,實現標準化設計、集成化生產、機械化施工,穩步提高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結構、裝配式木結構集成化水平。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積極穩妥推進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鼓勵培育鋼結構龍頭企業,推動鋼結構建筑全產業鏈發展。

      ——《浙江省新型城鎮化發展“十四五”規劃》

      獎勵:推進建造方式轉變,提高裝配式建筑施工水平。獲臺州市裝配式示范工程的項目獎勵5萬元。建筑工業化基地獲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基地榮譽的分別獎勵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鋼結構工業化基地獎勵分別增加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由市財政予以獎勵。

      ——《關于加快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重慶

      目標:裝配式建筑中落實綠色建筑的各項指標要求,綠色建筑技術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兩者互相促進和融合發展。內隔墻非砌筑比例不小于 50%,預制裝配式樓板應用面積不低于單體建筑地上建筑面積的 60%,促進我市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產業的發展,有力支撐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需求。推行建造方式工業化,整合綠色建筑激勵政策,引導實行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組織試點實施一批裝配式與綠色建筑融合發展項目。

      ——《重慶市綠色建筑“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

      目標:到2021年,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供地面積總量中實施裝配式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50%,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主城新區及萬州區、黔江區、忠縣、墊江縣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15%;其他區縣政府投資建設的建筑工程項目應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到2025年,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

      ——《住建委以發展裝配式建筑為重點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

      廣東

      目標:“十三五”期間,我省建筑業產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高。全省累計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超過1.08億平方米,累計竣工裝配式建筑超2488.53萬平方米。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100%。引導廣州建設綠色低碳設計建造中心,深圳建設現代建筑設計和裝配式建筑研發中心,佛山(順德、南海)等地建設建筑機器人、建造材料與技術集成和展示基地,東莞、惠州、中山、江門等城市建設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基地,加快建筑產業特色小鎮和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建設。支持韶關、河源、清遠創建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鼓勵大型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及傳統建材企業向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轉型。到2025年,珠三角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5%以上,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粵東西北地級市中心城區達到30%以上;其他地區達到20%以上。

      ——《廣東省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獎勵: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創新示范,提高建造水平、建造品質,打造一批裝配式建筑精品工程,培育一批具備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的裝配式建筑品牌企業,打通深圳市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提升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水平,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成為深圳建筑工程領域的主要建設模式。獲評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按建筑面積,國家AAA 級每平方米資助 100 元,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 800 萬元;國家 AA級每平方米資助 80 元,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 500 萬元。

      ——《深圳市關于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促進建筑領域綠色創新發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

      河南

      扶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筑等綠色建造方式,提高新建民用建筑項目的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智能化管理水平。采用超低能耗技術、裝配式建筑技術建設的居住建筑,增加的墻體外墻保溫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核算和不動產登記的建筑面積;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滿足裝配式建筑要求部分的建筑面積,其外墻預制部分的建筑面積(不超過規劃地上總建筑面積的 3%)不計入容積率核算;在重污染天氣期間,裝配式等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在非土石方作業的施工環節及其達標的生產、運輸作業可不停工;運輸不可解體且超長、超寬、超高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車輛,相關部門應開通綠色通道,依法依規辦理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

      ——《河南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征求意見稿)》

      黑龍江

      目標: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鼓勵各地出臺推廣裝配式建筑政策措施,引導各地保障住房建設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年度計劃推廣裝配式建筑不低于80萬平方米。

      ——《2021年全省建設標準和科技工作要點》

      湖北

      目標:為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系統性解決湖北省裝配式建筑標準有關的技術問題,建立符合我省地方特色的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

      ——《湖北省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

      公示:2021上半年裝配式建筑應用項目72個,其中,8個“其他建筑匯總項目”為武漢、十堰、襄陽、宜昌、荊州、孝感、黃岡、隨州等市州裝配式鋼結構工業建筑匯總信息。

      ——《湖北省2021年上半年裝配式建筑應用項目信息》

      湖南

      政策:新型建筑工業化試點項目。重點試點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以工程項目系統化集成設計、精益化生產施工為主要手段,整合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的生產和建造模式。申報單位應是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木結構裝配式建筑部件生產企業為主組成全產業鏈團隊,原則上以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以上的裝配式建筑為試點項目。

      ——《湖南省綠色建造試點實施方案》

      山東

      政策:支持編制裝配式建筑主要構件尺寸指南,推進型鋼和混凝土構件以及預制混凝土墻板、疊合樓板、樓梯等通用部件的工廠化生產,支持編制集成化、模塊化建筑部品相關標準圖集,提高整體衛浴、集成廚房、整體門窗等建筑部品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標準化、系列化的建筑部品供應體系。

      ——《山東省建材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

      海南

      目標:2021年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加快推廣裝配式建筑,著力提升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產能,力爭全省建造面積達到1700萬平方米。

      ——《關于海南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寧夏

      政策:專業為規劃、建筑、結構、暖通、給排水、電氣、建材、建筑物理、建筑環境、施工等專業領域以及裝配式建筑研發、設計、部品部件生產、裝備制造、工程檢測、工程監理、建筑信息化、房地產和物業管理等行業。

      ——《關于征集我區綠色建筑與裝配式建筑專家庫成員的通知》

      山西

      政策:推行裝配化綠色施工方式。實行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與主體結構、機電設備協同施工,裝配式建筑項目原則上應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建筑全裝修一是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則上應優先采用鋼結構。二是穩步推進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裝配式建筑、星級綠色建筑應采用全裝修。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

      目標:新開工裝配式建筑500萬平方米,裝配率不低于30%。設區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8%,其中太原市、大同市達到25%;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以鋼結構為重點,提高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建立完善激勵措施,爭取裝配式建筑專項獎補資金。

      ——《2021年建筑節能與科技工作要點》

      公示:2020年,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822.52萬平方米,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8.7%。全省建成投產部品部件生產基地18個。

      ——《關于2020年度裝配式建筑工作推進情況及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示范項目實施情況的通報》

      四川

      政策:新型建筑工業化。包括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圍護體系、材料性能、連接工藝等技術,多專業一體化集成設計技術和模式,標準化設計模式,鋼結構住宅系統集成創新與關鍵技術或標準,新型模板體系及填充墻體材料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關于征集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科技創新課題的通知》

      目標:到2025年,形成成都平原、川東北、川南、川西北、攀西五大區域協同發展、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區域產業鏈配套基本建成;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40%,裝配式建筑單體建筑裝配率不低于50%,建成一批A級及以上高裝配率的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應用。政府資金投資或主導的項目帶頭推進裝配式建造技術,社會投資項目加快推廣使用。

      ——《提升裝配式建筑發展質量五年行動方案》

      陜西

      目標:到2025年,新型建筑工業化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30%以上。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完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與技術措施,加大熱軋H型鋼、耐候鋼和耐火鋼應用,以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為重點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鼓勵推行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建立適用于不同建筑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積極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的集成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全面推廣應用預制內隔墻、預制樓梯板和預制樓板,加快推進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鋼結構建筑的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

      甘肅

      目標:通過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推廣裝配式建筑,加大綠色建材應用,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設單位不得指定按照合同約定應由施工單位購入用于工程的裝配式建筑構配件、建筑材料和設備或指定其生產廠、供應商,不得強行向施工單位提供建筑材料、設備、構配件,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對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應當按照規定委托監理單位進行駐廠(場)監造,督促監理單位對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過程進行檢查和監督。

      ——《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提升建筑品質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的實施意見》

      福建

      目標:2020年全年新開工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項目159個,總建筑面積689萬平方米(其中,福州287萬平方米,泉州206萬平方米,漳州86萬平方米);新開工鋼結構建筑工程項目306個,總建筑面積682萬平方米。

      ——《關于2020年建筑業重點工作實施情況的通報》

      遼寧

      目標:裝配式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21%。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一是明確本地裝配式建筑工作發展年度目標并完成任務;二是研究推進鞍山、本溪、營口、朝陽等市建立鋼結構產業基地;三是完善產業基地布局,探索商品混凝土和水泥生產企業轉型升級為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的新模式;四是探索建立“互聯網+建筑業”平臺,培育新型建筑工業化骨干企業,做好人才培訓工作。

      ——《《2021年全省建筑節能與建設科技工作要點》》

      吉林

      目標:到2025年,建成5個以上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15個以上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以長春、吉林兩市為“十四五”重點推進地區,其他設區城市和延吉市、梅河口市為積極推進地區,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地區。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新建工業建筑優采用鋼結構,在具備條件的市政交通基礎設施中推廣應用鋼結構。

      ——《吉林省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獎勵:裝配式建筑項目。住宅項目(PC結構、鋼結構)或公建項目(鋼結構)應滿足《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GT/T51129-2017)關于裝配式建筑的相關要求,裝配率不低于50%。裝配式建筑項目,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獎補40元。單個項目補助限額最多不超過200萬元,獎補資金不得超過工程建設總投資的50%。

      ——《吉林省建筑節能獎補資金管理辦法》

      江西

      目標:到2022年底,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突破30%;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力爭達到40%;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鼓勵開發企業打造一個或若干個市級標桿的裝配式、綠色建筑,作為示范性項目引領全市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以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發展,培育井開區、吉州區、青原區、吉安縣、吉水縣、泰和縣、廬陵新區成為裝配式建筑示范縣。政府投資項目原則上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社會投資項目在土地供應時應明確裝配式建造比例和裝配率。公共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積極推廣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在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商品住宅等方面的應用,因地制宜引導農村居民采用輕鋼結構建造裝配式住宅。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貴州

      政策:通過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推廣裝配式建筑,加大綠色建材應用,建設單位不得指定按照合同約定應由施工單位購入用于工程的裝配式建筑構配件、建筑材料和設備或指定其生產廠、供應商,不得強行向施工單位提供建筑材料、設備、構配件,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對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應當按照規定委托監理單位進行駐廠(場)監造,督促監理單位對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過程進行檢查和監督。

      ——《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提升建筑品質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青海

      政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完善裝配式建筑標準體系,建立健全裝配式建筑評價結果應用機制。在房建工程中積極推廣應用疊合板、預制樓梯板和預制陽臺板等預制混凝土構件。積極推進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力度,尤其在農牧區公共建筑和農房建設中的應用,推動鋼結構建筑關鍵技術和產業全面發展。

      ——《2021年青海省建筑業工作要點》

      云南

      政策:積極引導各方參與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的開發建設。加強建設工程項目五方責任主體(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部品部件生產單位間的業務合作與系統化集成。政府投資工程要帶頭按照新型建筑工業化方式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借鑒其他。ㄗ灾螀^、直轄市)試點成熟的經驗,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

      ——《關于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廣西

      目標: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30%;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穩步發展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夯實裝配式建筑發展基礎,拓展培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提高基地覆蓋率,發揮產業支撐作用。推進裝配式建筑與綠色施工、數字建造深度融合,加大BIM技術的推廣應用,以信息化手段助力裝配式行業發展。深化落實“三板”政策,加速推進預制樓梯板、預制樓板、預制內外墻板在我區的廣泛應用,督促南寧、柳州、玉林、賀州4個裝配式建筑試點城市落實“三板”政策,鼓勵非試點城市積極應用“三板”體系。持續開展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裝配式農房發展,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全面開展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訓,建設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強指導行業組織自治管理。

      ——《廣西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四五”規劃》

      新疆

      目標: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貫徹落實《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在部分地州和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開展調研,指導各地進行裝配式建筑發展評價研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裝配式建筑各項優惠政策;健全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裝修、驗收、使用維護等全過程技術標準體系,做好裝配式建筑評價,推進產業基地和示范項目建設;力爭2021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

      ——《關于印發自治區建筑市場監管2021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西藏

      目標:到2025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6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全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以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進邊境地區裝配式建筑發展。嚴格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有關要求,擴大裝配式建筑應用規模,大力推行裝配式鋼結構建造方式,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

      ——《西藏自治區綠色建筑管理辦法、標識實施細則、創建方案(征求稿)》

      內蒙古

      目標:2022年,全區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60%;裝配式建筑占比力爭達到15%;到2025年,全區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突破3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力爭達到30%。

      ——《關于加強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

      目標:大力推廣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完善適用于不同建筑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的集成應用。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中積極應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全面推廣應用預制內隔墻、預制樓梯板和預制樓板。從項目規劃階段著手,大力推廣混凝土裝配式建筑。2025年,全區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其中,政府投資工程項目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80%以上,呼和浩特市、包頭市主城區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40%以上,其余盟市所在地城區力爭達到30%以上。穩步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

      ——《關于促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綠色發展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來源:裝配式建筑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版權申明:本文章內容來自(網絡),作者(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0
    收藏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你的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發布
    掃碼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掃碼關注
    行見BIM官方公眾號

    行業新聞熱門資訊

    +MORE

    在车上玩弄我的美艳搜子_办公室腿秘书 好爽好紧